今日热搜丨自然语言处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应用

都带上了“AI”的色彩,

但有时候人工智也能会出一些小故障,

变得不那么智能,

尤其在语言处理方面。

那么怎样才能让

人工智能变成真正的“智能”呢?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即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PL)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进行智能化处理。基础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主要围绕语言的不同层级展开,包括音位(语言的发音模式)、形态(字、字母如何构成单词、单词的形态变化)、词汇(单词之间的关系)、句法(单词如何形成句子)、语义(语言表述对应的意思)、语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解释)、篇章(句子如何组合成段落)7个层级。这些基本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经常被运用到下游的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如机器翻译、对话、问答、文档摘要等。

科学家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理解人类语言,用自然语言的方式与人类交流,最终拥有“智能”。AI时代,我们希望计算机拥有视觉、听觉、语言和行动的能力,其中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也是知识凝练和传承的载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目的就是让机器理解并生成人类的语言,从而和人类平等流畅地沟通交流。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机沟通的桥梁

既然人类的不同语种间可以有翻译,那么人类和机器之间是否也通过类似“翻译”的方式来交流呢?自然语言处理就是这种人机沟通的桥梁。自然语言处理分为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自然语言理解就是希望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具备语言的理解能力;自然语言生成则是将非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成人类可以理解的语言格式。

部署与应用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1月30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大力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人工智能环境下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问题研究和原创技术研发,加强语言技术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自然语义处理技术将对于法律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司法审判领域,“人机合作”的审判模式或将成为常态。“AI法官”“AI律师”等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已成为当下社会聚焦的热点话题,并作为一个严肃的司法理论与实践课题,在实践中被反复论述、检验。为了深入研究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完成了大量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领域的自然语义处理技术(NLP),尤其是包含了“法律思维”的新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在未来对于法律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智能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AI舆情系统提升了数据的精准性。早期的舆情监测,通常由“关键词”搭配“与、或、非”的判断逻辑进行数据检索,往往需要辅以大量的人工,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而智能化的监测,则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内容进行多维度识别,从而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舆情系统运用垃圾分类模型提升数据精准度,并通过情感分析技术获取敏感信息,实时表现舆论状态,评估舆论走向。在此基础上,系统还能通过事理图谱、热点聚类、文本分类等学习方法,对舆情事件的发展脉络、特征分布、风险等级进行自动阶段性总结,并给出趋势预测。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的智能系统 让门诊沟通“更高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并牵手腾讯医疗健康,探索数字化医院服务模式创新。前期,双方在“智能预问诊”等业务上已快速展开合作。智能预问诊是基于医疗AI、自然语言处理、医学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研发的智能系统,它能够理解患者主诉,模拟医生真实问诊思路,还可以对患者情况进行智能追问。

专家观点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

自然语言处理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问题。语言智能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如果语言智能实现突破,跟它同属认知智能的知识和推理就会得到长足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人工智能体系的进步。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成员赵子忠

人工智能以底层的核心技术,包括算法、算力、数据为切入点,以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形、图像识别等为主要依托的信息化交叉技术,它贯穿在信息传播的全链条和全生态,面对这个发展,传媒要有更广阔的信息传播的格局和视野,重点是在于和用户和受众的互动上,要有内容上的突破和创新。

来源丨新华社、光明网、新华网、央视网、科技日报、科普中国等

关于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