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全国季军!骄傲!井陉!
【AI教育名师谈VOL14】范晓丽:人工智能教育让千年古县长新芽
石家庄市井陉县位于河北与山西交界,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建筑、文物和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既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这次在世界机器人总决赛的赛场上,来自井陉县北方学校选手的精彩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井陉县北方学校从2021年11月才开始系统性地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经过半年多的教学,学生们对人工智能的基础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第一次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即获得了AI组季军的好成绩。“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发挥得淋漓尽致,我非常满意。”范晓丽老师在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赛后激动地感叹道。我们在赛场上有幸采访到了石家庄井陉县北方学校信息技术老师——范晓丽老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范老师心中的人工智能教育是什么样的。
范晓丽,井陉县北方学校 信息技术老师;石家庄市2021年中小学实验教师说课活动二等奖石家庄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总决赛季军 优秀指导教师
人工智能教育是全方位的培养
范老师认为,人工智能是一门复合型学科,涉及到的学科众多、知识面广,如:科学、音乐、美术等。孩子们可以通过课程和比赛中的实践,综合运用到多学科的知识。人工智能教育和赛事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还挖掘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专长。因为人工智能教育学科的多样化,在日常教学中,范老师会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她发现小学阶段的孩子更喜欢直观的教学,所以她采用悟空机器人对话、指挥机器人跳舞等方式给孩子们上课。
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在谈到人工智能编程课程对孩子们的影响时,范老师说:“人工智能课程主要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动手能力。”人工智能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一问一答”式教育,在一次次的编程和程序调试中,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采访中,范老师的学生刘丁伟向我们介绍自己的比赛战术:“我清楚我在第三阶段的能力比较强,第一二阶段对我来说不重要,我会更注重在第三阶段的比赛。”充分体现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全方位思考能力。
反复实践,持续学习
学生的能力是在一次次课程和比赛的实践中提升,范老师告诉我们这次是秉承学习的态度来参加比赛。
自石家庄井陉县北方学校去年11月正式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以来,范老师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市、区的各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比赛,让更多学生了解、接触人工智能,在比赛中学习和成长。为未来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范老师也一直在努力,在“石家庄市2021年中小学实验教师说课活动,范老师凭借《智能台灯课程》获得了其他学科组说课比赛二等奖好成绩。
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是石家庄市井陉县学生走出去看世界的第一步,范老师的人工智能教育经验和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是人工智能教育在石家庄井陉县北方学校推广落地后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效的阶段性验证,也是石家庄井陉县联动优必选科技入校服务团队打造成体系的教师培训体系的成果体现。来源 | AI教育观察编辑 | 韩晓红邮箱 | jingxingfab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