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手臂”结合虚拟现实游戏,同济医院的这项研究运用人工智能助力脑卒中康复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邓国欢

5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国际卒中领域顶级期刊《Stroke》发表研究论文,题为《外骨骼机器人拟人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随机对照研究》,为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辅助训练方式。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和首要致残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随着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科技逐渐应用于临床,机器人+时代,医生如何从临床专家转变为医学科学家,运用科技创新去解决临床医疗中“卡脖子”的难题,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黄晓琳教授说,“其实同济人在66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植入人工关节16后,患者右手能提20公斤重物

1957年,一位21岁的女孩因右肩关节的巨大肿瘤到同济医院骨科就诊,因当时医疗技术限制只能选择截肢。“对这样的巨大肿瘤,我们能为患者做的就只有截肢吗?做完截肢手术就算尽到医生责任了吗?”该院骨科王泰仪教授带领团队根据骨骼翻制石膏模型,摸索做成人工关节,成功植入女孩身上。16年后,王泰仪教授回访小姑娘时,看见她在田里劳动,右手还能提20公斤重物。

植入人工关节16后,患者右手能提20公斤重物

66年后的今天,从手工订制的人工关节到智能制造的医用机器人,该院已经形成“基础研究—转化医学—产业转化—临床应用”的全链条,临床科研每向前一步,患者将获益一大步。

上肢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点难题之一,基于运动再学习原理的高强度训练可以促进神经系统获得活动依赖可塑性,也就是一个动作只有不断重复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激活脑神经重塑,达到康复临床疗效。但单纯依靠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训练,效能低,患者的依从性差,恢复效果也不理想,这让许多患者对治疗产生消极情绪,甚至选择放弃治疗。

“当下,我们面临着和当年王泰仪教授一样的拷问,我们还能为患者做的是什么?”黄晓琳教授说,“患者的需求就是推动我们不断创新的动力。”

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将医工、医理相结合,发挥跨学科优势,多年来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医疗装备学院在机器人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合作与学科交叉融合,并组建了医工结合研究团队,研发出智能康复机器人。应用“盔甲手臂”结合虚拟现实游戏,患者可以边“玩”边进行康复训练,这使得康复训练不再枯燥单调。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结合,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同时还能反馈训练效果,这让患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能更加轻松地坚持康复治疗。

“看到一个个患者在智能机器人的引导之下,从模拟拿筷子、取杯子,最终过渡到能自己吃饭、喝水、走路、上下楼梯,作为医生,我们倍感欣慰。”黄晓琳教授说。

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在康复领域投入临床使用的机器人以外骨骼机器人为主。此外,还有外科手术机器人,自动穿刺机器人、人工智能阅片系统、即将进入临床试验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人工膀胱,以及正在研发的青少年脊柱侧凸康复机器人等。“机器人+大康复”的能量正在医疗领域广泛运用,帮助患者完成一个又一个治疗心愿,实现一个又一个康复目标。

医学创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面对空前激烈的科技制高点竞争,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原创性、引领科技攻关;坚持问题导向,奔着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产医融合、突围高端,一个接一个地攻克“卡脖子”难题,让更多 “中国智造”惠及更多百姓。

(同济医院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关于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