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迎来第一位NPC:机器人司机

机器人司机和人类司机是零和博弈

作者/  IT时报记者   王昕

编辑/  王昕  孙妍

NPC,非玩家角色,工具人。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终于也有了“NPC”——无人驾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机器人驾驶。

NPC可以丰富游戏的世界观和互动性,机器人驾驶可以进一步充实人们的出行方式;NPC是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司机也是;玩家与NPC战斗或互动以完成游戏目标,乘客通过指定地点让机器人司机将其送达目的地。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NPC常常是美好的,他们记忆里往往藏着许多精彩、有趣、难忘的NPC。从他们的立场来看,如果现实社会中也能有NPC,至少从情感上来说,那将是一件可爱的事情。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当你上车后,机器人司机会和你打招呼,确认目的地和手机号,如果需要的话,机器人甚至还可以为乘客给出一路的天气预报或者周边信息等。当然,只要乘客不去“招惹”它,机器人会安心、安静地开车,没有路怒,也不惧堵车。

显然,这是一个老版本的NPC,乘客和它的对话内容是相对封闭的,互动环节也很少。NPC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开车。绝对不会像美剧《西部世界》里的NPC那样产生自主意识。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早就潜移默化存在着很多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工作形成替代或助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将机器人司机看成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第一个NPC”?

因为机器人司机的工作复杂程度“前无古人(机器人)”,其将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道路状况,时刻应对行人、动物、恶劣气候、车辆故障等情况,容不得一点差池;同时,机器人司机肩负的使命顶格重要,因为其需要保障的是每位乘客的生命安全,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之宝;最后,机器人司机要挑战的是数百万网约车司机,以及潜在更庞大的公共交通、货运车辆,甚至私家车司机群体。

这是一次人命关天的驾驶技能大PK、一次无声的职业挑战、一次“从0到1”的行业巨变。

与工厂里的AI机器臂相比,机器人司机更像一个打工人那样工作着,一旦其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那么将是一个典型的、常见的、普遍存在的NPC。未来,如果需要,机器人司机完全可以像人类“的哥”那样和乘客聊天,更崩溃的是,它可能还会是一个让你自卑的全才。

图源:pixabay

如此看来,机器人司机将有条件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更接地气,也更具亲和力,在与人类司机的博弈中,讨好人类乘客。

许多产业分析人士认为,无人驾驶在网约车领域普及的路途还很遥远,伦理、法律、生态、基础设施、产业成熟度等都将面对严峻的考验,人类司机还远不用为此操心。但值得关注的是,机器人司机和人类司机之间的对决是零和博弈,长远来看,历史的洪流总是难以阻挡。

如果有个二十岁的小伙子打算开网约车,也许你得提醒他,这绝不是长久之计,对于他的职业未来,他得早做打算。在过去20~30年中,技术的更替、迭代总是超出人们的预期,也许这次也不会例外。这并不仅关于网约车司机,而是所有人类司机,如果无人网约车被证明行得通,你一定会想,为什么无人私家车不行呢?

未来,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司机,它会带你和家人去任何地方,不知疲倦,极度安全。

只要基础设施和生态到位,人们完全可以想象,未来快递可以直接无人化地通过轨道送至家门口;或者通过无人机将快递或外卖更高效地送到家里阳台外的“停机坪”上;养老机器人帮助老人完成大量辅助工作……大多数人已经不会再认为上述场景仍是天方夜谭,越来越多的“NPC”必将涌入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不确定这些NPC会给生活带来多大便利,或者到底会不会给人类带来附加的情绪价值,但所有人都要准备好迎接这样的改变,无论从职业更替、生活融合的角度,还是就像学会用手机一样,学会驾驭这些智能NPC。

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曾经把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的手段,因为机器抢走了工人的工作。如果现在不昂首挺胸,人们可能再次陷入当年的困惑和愤怒之中,正视技术、直面恐惧感,并关注掉队的人,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所以现在是时候向生活中的第一位NPC问好了:“Hello!Robot driver!”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pixabay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关于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