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1998年秋,在北京西山召开的一场空间物理战略研讨会上,20多位中国顶尖空间物理学家热火朝天地讨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现状。
当时,大家发现一个关键问题:中国有一流的科学家,却没有一手的空间科学数据,无论是空间科学、空间技术还是空间应用都落后于各航天大国。
直到5年之后的2004年,在中国科学家与欧洲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首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成功实施,实现了我国空间科学专用卫星从0到1的突破,中国空间科学的新纪元由此开启。
时代年轮滚滚向前,经历多番摸索实践,20年后,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小有成就,空间科学进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北京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是致力成为空间科学强国。
国新办发布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介绍,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行业部门等相关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2年多完成了规划编制。规划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三步走”路线图:
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第二阶段2028—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第三阶段2036—2050年,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观察认为,当前我国空间科学的原创成果正呈现多点突破的态势:“悟空”号开展暗物质粒子探测;“墨子”号首次开展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慧眼”是我国首个空间X射线天文望远镜;“羲和”“夸父”竞相逐日;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我国火星探测的序幕;中国空间站建成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
嫦娥六号返回器回收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相信,通过这些任务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粒子探测、量子力学检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太阳“一磁两暴”观测、高能时域天文观测、月球形成与演化、火星环境与地质构造、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科学研究进展和成果,深化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近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
星空浩瀚,探索永无止境,合作更趋关键。王赤介绍,我国将在空间科学任务的实施中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在任务合作方面,既有任务间的深度合作模式,如即将发射的中国和欧空局联合的“微笑卫星”(SMILE)计划,也有各方任务之间的相互配合、联合观测的方式等。在合作研究方面,将通过跨国组建优势互补的联合科学团队、持续扩大科学数据的全球开放共享、大力推动科学团队的联合研究等举措,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
我国“微笑”卫星在欧洲完成星箭联合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月前,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的背面样品,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带回的月球样品。规划发布的同一天,在意大利米兰,嫦娥六号任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带来的月壤首次面向全球展出,展示的月壤样品重75毫克。在国际航空合作方面,中国从不藏着掖着,秉承着平等互利和包容发展的原则,跟各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当然,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当前我国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在航天基础理论研究、先进材料与先进工艺、试验设施与试验方法、空间科学与空间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王赤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迎头赶上,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上。”
作者:朱海胜
从无到有,中国航天一直在进步,期待规划实施后的新突破!